c++ 原子变量-Memory fence
摘抄自:https://github.com/apache/brpc/blob/master/docs/cn/atomic_instructions.md#cacheline
我们都知道多核编程常用锁避免多个线程在修改同一个数据时产生race condition。当锁成为性能瓶颈时,我们又总想试着绕开它,而不可避免地接触了原子指令。但在实践中,用原子指令写出正确的代码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琢磨不透的race condition、ABA problem、memory fence很烧脑,这篇文章试图通过介绍SMP架构下的原子指令帮助大家入门。C++11正式引入了原子指令,我们就以其语法描述。
顾名思义,原子指令是对软件不可再分的指令,比如x.fetch_add(n)指原子地给x加上n,这个指令对软件要么没做,要么完成,不会观察到中间状态。常见的原子指令有:
原子指令 (x均为std::atomic) | 作用 |
---|---|
x.load() | 返回x的值。 |
x.store(n) | 把x设为n,什么都不返回。 |
x.exchange(n) | 把x设为n,返回设定之前的值。 |
x.compare_exchange_strong(expected_ref, desired) | 若x等于expected_ref,则设为desired,返回成功;否则把最新值写入expected_ref,返回失败。 |
x.compare_exchange_weak(expected_ref, desired) | 相比compare_exchange_strong可能有spurious wakeup。 |
x.fetch_add(n), x.fetch_sub(n) | 原子地做x += n, x-= n,返回修改之前的值。 |
你已经可以用这些指令做原子计数,比如多个线程同时累加一个原子变量,以统计这些线程对一些资源的操作次数。但是,这可能会有两个问题:
- 这个操作没有你想象地快。
- 如果你尝试通过看似简单的原子操作控制对一些资源的访问,你的程序有很大几率会crash。
Cacheline
没有任何竞争或只被一个线程访问的原子操作是比较快的,“竞争”指的是多个线程同时访问同一个cacheline。现代CPU为了以低价格获得高性能,大量使用了cache,并把cache分了多级。百度内常见的Intel E5-2620拥有32K的L1 dcache和icache,256K的L2 cache和15M的L3 cache。其中L1和L2 cache为每个核心独有,L3则所有核心共享。一个核心写入自己的L1 cache是极快的(4 cycles, ~2ns),但当另一个核心读或写同一处内存时,它得确认看到其他核心中对应的cacheline。对于软件来说,这个过程是原子的,不能在中间穿插其他代码,只能等待CPU完成一致性同步,这个复杂的硬件算法使得原子操作会变得很慢,在E5-2620上竞争激烈时fetch_add会耗费700纳秒左右。访问被多个线程频繁共享的内存往往是比较慢的。比如像一些场景临界区看着很小,但保护它的spinlock性能不佳,因为spinlock使用的exchange, fetch_add等指令必须等待最新的cacheline,看上去只有几条指令,花费若干微秒并不奇怪。
要提高性能,就要避免让CPU频繁同步cacheline。这不单和原子指令本身的性能有关,还会影响到程序的整体性能。最有效的解决方法很直白:尽量避免共享。
- 一个依赖全局多生产者多消费者队列(MPMC)的程序难有很好的多核扩展性,因为这个队列的极限吞吐取决于同步cache的延时,而不是核心的个数。最好是用多个SPMC或多个MPSC队列,甚至多个SPSC队列代替,在源头就规避掉竞争。
- 另一个例子是计数器,如果所有线程都频繁修改一个计数器,性能就会很差,原因同样在于不同的核心在不停地同步同一个cacheline。如果这个计数器只是用作打打日志之类的,那我们完全可以让每个线程修改thread-local变量,在需要时再合并所有线程中的值,性能可能有几十倍的差别。
一个相关的编程陷阱是false sharing:对那些不怎么被修改甚至只读变量的访问,由于同一个cacheline中的其他变量被频繁修改,而不得不经常等待cacheline同步而显著变慢了。多线程中的变量尽量按访问规律排列,频繁被其他线程修改的变量要放在独立的cacheline中。要让一个变量或结构体按cacheline对齐,可以include <butil/macros.h>后使用BAIDU_CACHELINE_ALIGNMENT宏,请自行grep brpc的代码了解用法。
Memory fence
仅靠原子技术实现不了对资源的访问控制,即使简单如spinlock或引用计数,看上去正确的代码也可能会crash。这里的关键在于重排指令导致了读写顺序的变化。只要没有依赖,代码中在后面的指令就可能跑到前面去,编译器和CPU都会这么做。
这么做的动机非常自然,CPU要尽量塞满每个cycle,在单位时间内运行尽量多的指令。如上节中提到的,访存指令在等待cacheline同步时要花费数百纳秒,最高效地自然是同时同步多个cacheline,而不是一个个做。一个线程在代码中对多个变量的依次修改,可能会以不同的次序同步到另一个线程所在的核心上。不同线程对数据的需求不同,按需同步也会导致cacheline的读序和写序不同。
如果其中第一个变量扮演了开关的作用,控制对后续变量的访问。那么当这些变量被一起同步到其他核心时,更新顺序可能变了,第一个变量未必是第一个更新的,然而其他线程还认为它代表着其他变量有效,去访问了实际已被删除的变量,从而导致未定义的行为。比如下面的代码片段:
// Thread 1
// bool ready was initialized to false
p.init();
ready = true;
// Thread2
if (ready) {
p.bar();
}
从人的角度,这是对的,因为线程2在ready为true时才会访问p,按线程1的逻辑,此时p应该初始化好了。但对多核机器而言,这段代码可能难以正常运行:
- 线程1中的ready = true可能会被编译器或cpu重排到p.init()之前,从而使线程2看到ready为true时,p仍然未初始化。这种情况同样也会在线程2中发生,p.bar()中的一些代码可能被重排到检查ready之前。
- 即使没有重排,ready和p的值也会独立地同步到线程2所在核心的cache,线程2仍然可能在看到ready为true时看到未初始化的p。
注:x86/x64的load带acquire语意,store带release语意,上面的代码刨除编译器和CPU因素可以正确运行。
通过这个简单例子,你可以窥见原子指令编程的复杂性了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CPU和编译器提供了memory fence,让用户可以声明访存指令间的可见性(visibility)关系,boost和C++11对memory fence做了抽象,总结为如下几种memory order.
memory order | 作用 |
---|---|
memory_order_relaxed | 没有fencing作用 |
memory_order_consume | 后面依赖此原子变量的访存指令勿重排至此条指令之前 |
memory_order_acquire | 后面访存指令勿重排至此条指令之前 |
memory_order_release | 前面访存指令勿重排至此条指令之后。当此条指令的结果对其他线程可见后,之前的所有指令都可见 |
memory_order_acq_rel | acquire + release语意 |
memory_order_seq_cst | acq_rel语意外加所有使用seq_cst的指令有严格地全序关系 |
有了memory order,上面的例子可以这么更正:
// Thread1
// std::atomic<bool> ready was initialized to false
p.init();
ready.store(true, std::memory_order_release);
// Thread2
if (ready.load(std::memory_order_acquire)) {
p.bar();
}
线程2中的acquire和线程1的release配对,确保线程2在看到ready==true时能看到线程1 release之前所有的访存操作。
注意,memory fence不等于可见性,即使线程2恰好在线程1在把ready设置为true后读取了ready也不意味着它能看到true,因为同步cache是有延时的。memory fence保证的是可见性的顺序:“假如我看到了a的最新值,那么我一定也得看到b的最新值”。
一个相关问题是:如何知道看到的值是新还是旧?一般分两种情况:
- 值是特殊的。比如在上面的例子中,ready=true是个特殊值,只要线程2看到ready为true就意味着更新了。只要设定了特殊值,读到或没有读到特殊值都代表了一种含义。
- 总是累加。一些场景下没有特殊值,那我们就用fetch_add之类的指令累加一个变量,只要变量的值域足够大,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新值和之前所有的旧值都会不相同,我们就能区分彼此了。
原子指令的例子可以看boost.atomic的Example,atomic的官方描述可以看这里。
wait-free & lock-free
原子指令能为我们的服务赋予两个重要属性:wait-free和lock-free。前者指不管OS如何调度线程,每个线程都始终在做有用的事;后者比前者弱一些,指不管OS如何调度线程,至少有一个线程在做有用的事。如果我们的服务中使用了锁,那么OS可能把一个刚获得锁的线程切换出去,这时候所有依赖这个锁的线程都在等待,而没有做有用的事,所以用了锁就不是lock-free,更不会是wait-free。为了确保一件事情总在确定时间内完成,实时系统的关键代码至少是lock-free的。在百度广泛又多样的在线服务中,对时效性也有着严苛的要求,如果RPC中最关键的部分满足wait-free或lock-free,就可以提供更稳定的服务质量。事实上,brpc中的读写都是wait-free的,具体见IO。
值得提醒的是,常见想法是lock-free或wait-free的算法会更快,但事实可能相反,因为:
- lock-free和wait-free必须处理更多更复杂的race condition和ABA problem,完成相同目的的代码比用锁更复杂。代码越多,耗时就越长。
- 使用mutex的算法变相带“后退”效果。后退(backoff)指出现竞争时尝试另一个途径以临时避免竞争,mutex出现竞争时会使调用者睡眠,使拿到锁的那个线程可以很快地独占完成一系列流程,总体吞吐可能反而高了。
mutex导致低性能往往是因为临界区过大(限制了并发度),或竞争过于激烈(上下文切换开销变得突出)。lock-free/wait-free算法的价值在于其保证了一个或所有线程始终在做有用的事,而不是绝对的高性能。但在一种情况下lock-free和wait-free算法的性能多半更高:就是算法本身可以用少量原子指令实现。实现锁也是要用原子指令的,当算法本身用一两条指令就能完成的时候,相比额外用锁肯定是更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