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始Python 基本格式
python 4月26日总结
1, review
-
python是动态解释性语言
-
基础语法
-
1)注释
2)标识符
3)关键字:True ,None ,False (有特殊意义注意区别大小写)
4) 语句
5) 常用数据和对应的类型
数字数据, int ,float
文本数据, str 单引号或者双引号注释
布尔数据, True, False -bool
空值, None -NoneType
type(数据)
- 输入和输出
print()and input()
"abc" '类容'
print(type(None))
age = input('年龄')
age = int(age)
print(type(age))
-
变量
1)变量名 = 值 注意变量名的规范
2) 使用变量就是使用变量中保存的数据
3)重新给变量赋值
a, b, c, = 10, 20, 30 一一对应
2.-数字运算符
数字运算符: +(加), -(减), *(乘), /(除), %(取余), //(整除), **(幂运算)
1). +, -, *, /, 和数学中的加减乘除功能一样
print(5 + 2) # 7
print(5 - 2) # 3
- .% - q求余数 -x % y -求x除以y 的余数
print(5 % 2) # 1
print(9 % 3) # 0
1)). 运用1:判断一个数是否能被另一个数整除
print(10 % 2) # 0
2)). 取一个数的个位数(低位数)
unm = 232
print(num % 10) # 2
print(num % 100) # 3
3). // - 整除(求商, 商向小取整)
print(5 // 2) # 2
print(5 / 2) # 2.5
1)). 应用一: 去点高位保留低位
num =23448
print(num // 10) #2344
print(num // 100) #234
4). ** - 幂运算
1)). x ** y 求x的y 次方
print(2 ** 3) # 8
print(9 ** 2) # 81
print(81 ** 0.5) # 9
3. - 比较运算
1). 比较运算符:==(等于),!=(不等于),>(大于), <(小于), >=(大于等于), <=(小于等于)
所有的比较运算符的运算结果都是布尔
print(10 == 10)
print(10 != 10)
print(20 >= 10)
print(10 <= 10)
python中的比较运算符支持表示范围的连写方式(别的语言不支持)
x =0.1
print(0 <= x <= 1)
4. -逻辑运算符
逻辑运算符:and(逻辑与运算), or(逻辑或运算),not(逻辑非运算)
-
and - 逻辑与运算
1)应用场景: 要求多个条件同时满足的是就多个条件用and连接。相当于生活中的并且
2)运算符规则:两个都是True的结果才是True, 否则结果是False
True and True -> True
True and False -> False
False and True -> False
False and False ->False练习:写出一个能被同时被3和7整除的条件
能被3整除: num % 3 ==0
能被7整除: num % 3 ==0
num = 21 print(unm % 3 ==0 and unm % 7 ==0) -
or -逻辑或运算
应用场景:多个条件中只要有一个条件满足的时候就使用or将多个条件连接在一起,相当于生活中的或者
2)运算规则: 两个都是False的结果才是False, 只要有一个是True, 结果就是True
True and True -> True
True and False -> True
False and True -> True
False and False ->False- not - 对某一个条件进行否定
应用场景: 对某一个条件进行否定
运算规则
not True -> False
nor False ->True判断一个数是否被三整除同时被7整除 unm = 15 print(not (unm % 3 ==0 and unm % 7 ==0)) num = 3 print('判断一个数是否是偶数', num % 2 == 0) a = 5 print('判断一个数是否被3整除,并且个位数是1', a % 3 == 0 and a % 10 == 1) # a = 2385 # 判断一个数的个位数加上十位数的和是否是偶数 # False # 取一个数的个位数a % 10 # 取十位数a //10 % 10 print((a % 10 + a // 10 % 10) % 2)
5. -逻辑运算符扩展
1). 短路操作
逻辑与的短路操作: 表达式1 and 表达式2 中如果表达式1的结果是False,那么表达式2对应的代码不执行
逻辑与的短路操作: 表达式1 或者表达式2 中的结果是True, 那么表达式2 对应的代码不执行。
2, 运算对象不是布尔值
与运算:表达式1 and 表达式2 - 如果表达式1的布尔值是True,整个与运算的结果是表达式2,如果表达式1的布尔值是False,整个与运算的结果是表达式1.
与运算:表达式1 or 表达式2 - 如果表达式1的布尔值是False,整个与运算的结果是表达式2,如果表达式1的布尔值是True,整个与运算的结果是表达式1
print(7 and 8) # 8
print(7 or 8) # 7
print(0 or 8) # 8
print(0 and 9) # 0
print(not 10) # False
print(not None) # True
- 补充: 数据的布尔值(重要)
python中所有的数据都有布尔值,所有零值和空值 (零值和空值: 0,0.0,0.00 ‘’,"",None) 是False,其他都是True.
6. -赋值运算符
赋值运算符: =, +=, *=, /=, %=, //=, **=
重要结论:
1) 所有的赋值运算符都是用来给变量赋值,没有计算结果。(所有的赋值运算都没有结果)。
2) 所有的辅助运算符的左边都必须是变量
a = 10
# print(a -10 ) # 报错
b = 10
b += 3 # b = b+3 = 10 + 3 = 13
print(b) # 13
b *= 2 # b = b * 3 = 13 * 2 =26
print(b) # 26
2.运算符的优先级
1)数学运算符>比较运算符>逻辑运算符>赋值运算符(最低)
2)** > *, /, %, //, >+.-
3)由括号先算括号里的
7. -if分支结构
.流程控制
1) 顺序结构 (默认) - 代码从上到下一条一条的执行下去,每条代码只执行一次。
print(1) # 1
print(2) # 2
print(3) # 3
2) 分支结构 - 根据条件取执行或者不执行某些代码
3) 循环结构 - 让代码重复执行
1) if单分支结构 - 满足条件执行某个操作, 条件不满足的时候对应的操作不执行
语法:
if 条件语句:
代码段
说明:
if - 关键字,固定写法
条件语句 - 任何有结果的表达式(除了赋值语句以外的表达式) ,比如:数据, 已经赋值过的变量,运算表达式,函数调用表达式。
: - 固定写法 (注意输入法)
代码段 - 和if保持一个缩进的一条或者多条语句 ( 满足条件才执行的代码)
执行过程:
先判断条件语句的结果是否为True, 如果为True就执行代码段, 否则代码段不执行
a = 100
if a - 100:
print('代码段1')
print('代码段2')
print('代码段3')
print('代码段4')
print('代码段3')
# 练习1:如果成年打印‘可以进网吧’
age = 19
if age >= 18:
print('成年,可以进网吧')
# 练习2:如果年份对应的年是闰年就打印闰年
year = 2021
# 闰年能被4整除但是不能把100整除或者能被400整除
if (year % 4 == 0 and year % 400 != 0) or (year % 400 ==0):
print('闰年')
2)if 双分支结构 - 满足条件执行某个操作,条件不满足的时候执行另外的操作
if 条件语句:
代码段1 (满足条件执行的代码)
else:
代码段2 (条件不满足执行的代码)
练习:如果指定的数是奇数就打印奇数, 否则就打印偶数
方法1
num = 4
if num % 2 == 1 :
print('奇数')
else:
print('偶数')
# 方法2
if num % 2 :
print("奇数")
else:
print("偶数")
- if多分支结构 - 根据不同的条件执行不同的操作 (条件之间满足; 其中一个条件满足了,另外的条件绝对不会满足)
语法:
if 条件语句1:
代码段1
elif 条件语句2:
代码段2
elif 条件语句3:
代码段3
’‘’
else:
代码段N
练习;根据年龄段的范围打印人生阶段
0~3 - 儿童
4 ~ 17 - 少年
18 ~ 28 - 青年
29 ~ 39 - 壮年
40 ~ 59 - 中年
60以上 - 老年
age = 50
if 0 < age < 3:
print('儿童')
elif 4 < age < 17:
print('少年')
elif 18 < age < 28:
print('青年')
elif 29 < age < 39:
print('壮年')
elif 40 < age < 59:
print('中年')
elif age > 60:
print('老年')
# 练习: 根据身高体重进行跳高跳远
height = 190
weight = 180
if height > 180:
print('跳高')
if weight > 170:
print('摔跤')
- 中年
60以上 - 老年
age = 50
if 0 < age < 3:
print('儿童')
elif 4 < age < 17:
print('少年')
elif 18 < age < 28:
print('青年')
elif 29 < age < 39:
print('壮年')
elif 40 < age < 59:
print('中年')
elif age > 60:
print('老年')
# 练习: 根据身高体重进行跳高跳远
height = 190
weight = 180
if height > 180:
print('跳高')
if weight > 170:
print('摔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