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知识总结

MKS主义理论体系。

MKS主义理论体系包括MKS主义哲学、MKS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大部分。

  1. 其中,MKS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MKS主义全部学说的理论基础。
  2. 科学社会主义直接体现了无产阶级利益和共产主义理想,是MKS主义的理论目的、理论归宿和主要标志。
  3. MKS主义政治经济学是运用MKS主义哲学原理去研究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它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运行机制和发展规律的深刻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和它必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命运,是MKS主义的主要内容。

MKS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

MKS主义的基本立场:以人民为中心,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
MKS主义的基本观点: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认识,是对人类思想成果和社会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
MKS主义的基本方法: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上,指导我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MKS主义的当代价值在于

第一,它是观察当代世界变化的认识工具;
第二,它是指引当代中国发展的行动指南;
第三,它也是引领人类社会进步的科学真理。MKS主义必须与中国的实际国情相结合。

MKS主义的鲜明特征

1.科学性 MKS主义是对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
2.革命性 MKS主义的革命性,集中表现为它的彻底的批判精神和鲜明的无产阶级立场。
3.实践性 MKS主义是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并随实践而不断发展的学说。(从前唯物主义的主要区别)
4.人民性 人民至上是MKS主义的政治立场。MKS主义的人民性是以阶级性为深刻基础的,是无产阶级先进性的体现。
5.发展开放性 发展性是指MKS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学说,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辩证唯物论

哲学问题不同流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唯物主义哲学与“半截子”的旧唯物主义思想本质区别

列宁的这一论述特别强调了MKS、恩格斯唯物主义哲学的“辩证”属性和“历史”属性,并以此作为与以往唯物主义哲学的区别,旨在说明MKS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统一,与“半截子”的旧唯物主义思想有着本质区别。

半截子唯物主义

“半截子”唯物主义是指费尔巴哈等人在唯物主义的立场上所表现出来的不彻底性,也就是没有把唯物主义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即在自然观上是唯物主义的,在历史观上则陷入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中的两大基本派别,划分两大派别的标准是何为第一性

物质和运动

运动的概念: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物质和运动的关系:不可分割。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
两种错误的观点:脱离物质谈运动,将导致唯心主义;脱离运动谈物质,将导致形而上学。

运动和静止

静止的概念: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包括空间位置和根本性质暂时未变这样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对立统一。
运动和静止相互区别:
运动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变动性无条件性;
静止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稳定性有条件性
运动和静止相互联系: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实践是自然存在与社会存在区分和统一的基础:

一方面,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人类社会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

自然存在与人类社会联系

在实践活动中,物质世界被区分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两大领域,二者都具有客观实在性,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但观念分两种:

一种是“我的观念”,属于主观唯心主义;
另一种是“绝对观念”,属于客观唯心主义;

意识的概念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意识形成的影响因素

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
社会实践特别是劳动,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一方面,劳动为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客观需要和可能;
另一方面,在人们的劳动和交往中形成的语言促进了意识的发展,语言是意识的物质外壳。

意识的本质:

意识从其本质来看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但又不是物质本身,意识是特殊的物质-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意识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

意识的作用:

MKS指出:“观念的东西不过是外界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表明,辩证唯物主义在坚持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又承认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注意: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

主要表现:

第一,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第四,意识具有调控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俗话说“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多少反映了这个道理。
意识的作用。恩格斯这句话的意思是,理论思维能指导一个民族站在科学的高峰,正确的理论思维是一种正确的意识,能对一个民族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意识的本质。题干中的“感动”是指人的思想意识、情感,因而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主观反映。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而在形式上是主观的,所以意识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其一,世界是统一的,即世界的本原是一个;
其二,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即世界统一的基础是物质;
其三,物质世界的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而不是单一的无差别的统一。

世界是统一性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首先体现在,意识统一于物质。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还体现在,人类社会也统一于物质。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主要表现在:
第一,人类社会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第二,人类获取生活资料的活动是物质性的活动;
第三,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第一节 事物的联系和发展

唯物辩证法两大总特征

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观点和总特征。

1.事物的普遍联系

联系的概念: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联系的特点:
①联系具有客观性。事物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是主观臆想的。


②联系具有普遍性。事物联系的普遍性有三层含义:
其一,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即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在的结构性。
其二,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
其三,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每一事物都是世界普遍联系中的一个成分或环节,并通过它表现出联系的普遍性。世界的普遍联系是通过“中介”来实现的。


③联系具有多样性。
世界上的事物是多样的,因而事物的联系也是多样的
事物联系的主要方式: 内部分联系和外部联系、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等。


④联系具有条件性。
条件是对事物存在和发展发生作用的诸要素的总和。
其一,条件对事物发展和人的活动具有支持或制约作用;
其二,条件是可以改变的,人们经过努力可以创造出事物发展所需要的条件;
其三,改变和创造条件不是任意的,必须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2.事物的永恒发展

发展的内涵(概念):

概括一切形式的变化就是运动运动变化的基本趋势是发展

发展的实质:

发展是前进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新事物和旧事物的概念:

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
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

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的原因:

第一,就新事物与环境的关系而言,新事物有新的结构和功能,它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旧事物的各种要素和功能已不适应环境和客观条件的变化。
第二,就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关系而言,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成熟的,它既否定了旧事物中消极腐朽的东西,又保留了旧事物中合理的、仍然适合新的条件的因素,并添加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

事物发展的过程性:

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一切事物只有经过一定的过程才能实现自身的发展。所谓过程是指一切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转化为其他事物的历史,都有它的过去。

五对基本范畴

原因和结果(唯物辩证法第一对基本范畴)

原因和结果是揭示事物的前后相继、彼此制约的关系范畴
概念:客观世界到处都存在着引起与被引起的普遍联系,辩证法把这种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称为因果关系。其中,引起某种现象的现象叫原因,而被某种现象所引起的现象叫结果

必然和偶然(唯物辩证法第二对基本范畴)

必然和偶然是揭示客观事物发生、发展和灭亡的不同趋势的范畴。
概念:
必然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发生、确定不移的趋势;
偶然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并非确定发生的,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

可能和现实(唯物辩证法第三对基本范畴)

概念: 可能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潜在的东西,是指包含在事物中并预示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

现象和本质(唯物辩证法第四对基本范畴)

现象和本质是揭示客观事物的外部表现和内在联系相互关系的范畴。
概念: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人们可以通过感官感知;本质则是事物的内部联系和内在特征

内容和形式(唯物辩证法第五对基本范畴)

内容和形式是揭示事物内在要素同这些要素的结构和表现方式的关系范畴。
概念:内容是构成事物一切要素的总和,是事物存在的基础;形式是内容诸要素相互结合的结构和表现方式

对立统一规律(唯物辩证法第一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这是因为:它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方法,它是对事物辩证认识的实质;是否承认对立统一学说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实质。

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

对立统一规律又称矛盾规律,矛盾是辩证法的核心概念。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简言之,矛盾即对立统一。

要区分逻辑矛盾与辩证矛盾。

逻辑矛盾是指人们思维过程中由于违反形式逻辑规则所造成的自相矛盾;
辩证矛盾则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对立统一关系

矛盾的对立属性又称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又称同一性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 它有两个方面的含义:
一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二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由于矛盾的性质不同,矛盾的斗争形式也不同,对于多种多微害公众母以区研在对抗性两种基本形式。

同一性和斗争性关系

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也就没有斗争性。在事物的矛盾中,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矛盾斗争性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绝对性,矛盾同一性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静止的相对性。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与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相结合,构成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事物的发展。

2.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第一,由于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条件,矛盾双方可以利用对方的发展使自己得到发展;
第二,由于矛盾双方相互包含,矛盾双方可以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
第三,由于矛盾双方彼此相通,矛盾双方可以向着彼此的对立面转化而得到发展,并规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

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第一,矛盾双方的斗争推动矛盾双方力量的对比发生变化,此消彼长,造成事物的量变;
第二,矛盾双方的斗争促使矛盾双方的地位或性质发生转化,实现事物的质变

量变质变规律(唯物辩证法第二规律)
1.概念:质、量、度和关节点、量变、质变

是一事物成为自身并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事物质的规定性是由事物内部矛盾的特殊性所决定的。事物的质是通过属性表现出来的,属性是一物和他物在相互联系中表现出来的质。认识质是认识和实践的起点和基础。


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关系表示的规定性


认识量的意义:


一是认识事物的量是认识的深化和精确化。只有认识量,才能更深刻地把握质。MKS认为,一种科学只有在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达到了真正完善的地步。
二是只有正确了解事物的量,才能正确估计事物在实践中的地位和作用,因为同质的事物由于数量不同,在实践中的地位和作用往往不同。


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限度、幅度和范围


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组成要素排列次序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的变化,体现了事物发展渐进过程的连续性


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
2.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量变和质变是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的。
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有一个量变的积累过程,没有量变的积累,质变就不会发生。

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单纯的量变不会永远持续下去,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第 三,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一方面,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阶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
另一方面,在质变过程中也有旧质在量上的收缩和新质在量上的扩张。量变和质变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事物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交替循环,形成事物量变质变的规律性。量变质变规律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

否定之否定规律(唯物辩证法第三规律)

1.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

事物内部都存在着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肯定因素是维持现存事物存在的因素否定因素是促使现存事物灭亡的因素。

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

第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它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只有经过否定,旧事物才能向新事物转变
第三,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 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
第四,辩证否定的实质是内部 “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2.否定之否定规律

事物的辩证发展过程经过第一次否定,使矛盾得到初步解决。而处于否定阶段的事物仍然具有片面性,还要经过再次否定,即否定之否定,实现对立面的统一,使矛盾得到解决。事物的辩证发展就是经过两次否定,出现三个阶段即“肯定一否定一否定之否定”,形成一个周期。其中否定之否定阶段仿佛是向原来出发点的“回复”,但这是在更高阶段的“回复”,是“扬弃’的结果,事物的发展呈现出周期性,上一个周期和下一个周期的无限交替,使事物的发展呈现出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总趋势,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前进性体现在:

每一次否定都是质变,都把事物推到新阶段;每一个周期都是开放的,不存在不被否定的终点。 曲折性体现在回复性上,其中有暂时的停顿或倒退,但是经过曲折终将为事物的发展开辟道路。这表明事物的发展不是直线式前进而是螺旋式上升。

认识论

认识论
认识的目的是实践,认识的本质是为了更好实践。

改造世界指的是人的实践活动,认识世界是指人的认识活动。实践高于认识、实践先于认识、实践决定认识,但是不能说实践比认识更重要。

真理和谬误的关系。

真理同谬误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谬误转化为真理有三种情况:

①超出一定的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那么,只要原来的条件和范围得到恢复,谬误回到原来的条件和范围之内,它又会变成真理。
②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有成功也有失败,只要善于在失败中分析犯错误的原因,总结失败的教训,就可能达到对于事物的正确认识,使错误转化为正确,使谬误转化为真理。
③在批判谬误中发展真理

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

价值的特性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中国古代哲学
实践不止道德伦理行为
康德
实践不止道德活动、实践是主体作用于客体的过程(错误:理性自主)
黑格尔
实践是物质活动不是精神活动
费尔巴哈
实践是人特有的,实践需要能动作用 实践是感性的、对象性的物质活动。

实践的本质:实践是人类能动的改造世界的社会性的物质活动。

实践特征:直接实现性(本质特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直接实现性:实践能将人脑的东西变成现实的功能。
自觉能动性:实践受意识的指导,体现主体的目的性。
社会历史性:不同历史阶段的实践内涵不同

实践的结构和形式
实践主体:具有一定的主体能力,从事现实社会实践的人(担负着设定实践目的、操作实践中介、改造实践客体的任务(是实践中自主性和能动性的因素))
主体的能力包含:自然能力和精神能力
精神能力包含:知识性因素(首要能力)和非知识性因素
知识性因素包括:理论知识的掌握、经验知识的掌握;
非知识性因素指:情感和意志因素
实践的主体有个体、群体主体、人类主体。

实践客体:被纳入主体实践活动范围内,为主体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列如:被改造的对象)

实践中介:
实践中使用的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运用、操作这工具、手段的程序方法。
分为两个子系统
一是作为人的肢体延长、感官延申、体能放大的物质性工具。
二是语言符号工具系统。(主体思维活动形式)

主体和客体的关系
实践关系(改造)、认识关系(认识)、价值关系(有用)。
实践的主客体和认识的主客体本质上是一致的。(同构性都有主体、中介、客体)

主体客体化:人通过实践,将客体变成主体需要的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形成了世界上不存在的对象(他变量)。
客体主体化:人通过实践,将客体变成主体需要的结构和功能的变化,使得客体变成了主体的部分(我变了)。

实践的三种类型
一是物质生产实践(劳动)(最基本的)
二是社会政治实践(搞关系)
三是科学文化实践(探索)

新实践(虚拟实践)
互联网上面活动

实践对认识决定性作用

实践决定认识
实践认识的来源、实践产生需求、实践为认识提供可能
实践是认识的发展动力。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实践(决定性)、间接经验(影响)(看书、听人说的)、生理因素(影响)(大脑是否聪明)对认识的作用

物质世界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

宏观来说实践先于认识,在某些阶段认识先于实践 (实践-认识-实践-认识)
实践高于意识

认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主义先验论:从思想和感觉到物 错

2.唯物主义反映论:
直观反映论(旧唯物主义和机械唯物主义(直观反射))错
能动反映论(辩证唯物主义(能动反映))对

认识的本质:主体在实践的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这种能动反映不但具有反映客体内容的反映性特征,而且还具有实践所要求的主体能动的,创造性特征
反映特性:还原客观事物的原型。
创造性:客观事物进行加工改造。
缺少反映特征会导致唯心主义,缺少创造性会导致机械唯物

认识的反映特性和创造性的关系:不可分割

能动反映论两个突出的特点
一是把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
二是把辩证法应用反映论。(由不知到知有、由浅到深充满矛盾的过程)

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越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第一次飞越)

考虑两个问题认识的对象、形式、特性
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直接性是感性认识的突出特点(还有具体性)。
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人民借助抽象思维,是在概况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规律性的认识。包含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特点间接性和抽象性。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对立统一)

第一,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为理性认识。
第二,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以感性认识为基础。
第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参透、相互包含。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需要在实践中发展,二者如果分裂,就会走向唯理论或经验论,在实际工作中就会犯教条主义错误或者经验主义错误

从认识到实践(第二次飞越)

第二次飞越比第一次飞越跟重要

认识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要背)

理性因素
概论:是指人的理性直观、理性思维等能力。
作用:认识活动中指导作用、解释作用和预见作用
非理性因素
概念:认识主体的感情和意志。非逻辑性特点,比如联想、想象、灵感等。
作用:认识活动中有激活、驱动、控制作用

认识的规律(要背)

反复性

认识过程中的反复性是指对事物的认识要经过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在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多次反复完成(由于事物是慢慢暴露本质的)

无限性
人类的认识是永无止境的、无线发展的,表现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无限循环

真理(有用的不一定是真理,真理一定是有用的)(背)

真理: 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哲学范畴,是对客观事物规律的正确反映

特性 :
客观性(内容):真理是对客观事物的规律的正确反映不依赖人的意识。(形式是主观的) 一元性:只有一个是对的。

绝对性:真理是主客观统一的确定的、发展的无限性。 绝对性两个含有

一真的都必然包含同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界限,这点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二是人类完全由能力去认识这个世界,认识前进的每一步都是对真理无线接近,这点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相对性: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对发展规律正确的认识,随着世界推移可能会变成错的。
相对性两个含有
一是真理反映的对象是有条件的、有限的
二是真理反映客观对象的正确程度也是有条件的

真理相对性和绝对性之间的关系:(背)

辩证统一
其一,二者相互依存。
其二,二者相互包含。
一,真理的绝对性寓于真理的相对性中。
二,真理的相对性比如包含并表现着真理的决定性(大的真理可能被推翻,但是其中有一部分还是真理,真理是无数相对的真理的总和,就是绝对的真理

真理的发展规律:

真理永远处在相对性向绝对性接近的过程。
真理再一定条件下可以转为谬误。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价值:有实践基础上形成,对个人、群体乃至整个社会的生产活动有着积极意义
价值特点:客观性、主体性、多维性、社会历史性

价值评价:主体对客体对价值大小的价值判断。
价值评价特点:
第一,评价以主客体的价值关系评价。
第二,评价结果与评价主体直接相关
第三,评价结果的正确性依赖于主体状况和需求.。
只有评价与人类整体的利益相一致的情况下,才是正确价值评价(否则反人类)

实践中既要符合真理有价值,体现了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基础上的辩证统一。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自由和必然

自由:通过认识和利用必然所表现出的自觉自主的状态(我想怎么样(能动性))
必然:即客观规律性,不依赖人的意识。(我该怎么样(客观规律性))
认识必然和争取自由,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目标,是历史的过程。

自由是有条件的:

一是认识条件:认识越多,越自由
二是实践条件
1.自由必然有限度
2.自由不以牺牲别人的自由为限度

唯物史观

唯心主义的缺陷

1.没有观察到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
2.只看到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忽视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

社会存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1.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中的主观映像。
2.社会意识是人们进行物质交换的产物
3.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也会相应的或迟或早的发送变化和发展。

社会意识反作用社会存在
1.社会意识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
2.社会意识内部个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各自具有历史继承性
3.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双向)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关系的规律

生产力是人民解决社会同自然矛盾的实际能力,是人类改造自然使得适应社会需要得物质力量,表示人和自然得关系
1.生产资料劳动手段,其中最重要得是生产工具,它是生产力发展水平得客观尺度区分社会经济时代得客观依据
2.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合称生产资料。
3.劳动者,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得因素。

科技

①科技不是生产力中得独立要素。
②科技技术日益成为了生产发展得决定因素。
③科技技术是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合主要标志,第一生产力

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是人民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所转移的经济关系。生产资料所以制关系,生产中人和人的关系,产品分配关系。

在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最基本的,决定性的,它是构成全部生产关系的基础,区分不同生产方式,判断经济结构性质和客观依据。

生产关系虽然是一种人和人的关系,但是它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关系不以人的意志转移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在社会生产中,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二者统一,构成了社会生产方式。
第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第二,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社会发展第一规律,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关系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决定的生产关系的要素总和。

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 的经济基础上的意识形态制度、组织、设施
意识形态又称为观念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宗教、哲学等思想观点
政治法律制度、设施、政治组织又被称为政治上层建筑,包含国家政治制度,立法司法制度和行政制度。(军队、政党、司法)

上层建筑中,政治上层建筑主导地位,国家政权是核心。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能够影响历史发展总趋势,但不是决定性的。

社会发展第二规律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状况的规律(判断上层建筑是否先进需要判断它是否服务生产力)。

社会形态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社会形态包括社会的经济形态、政治形态、意识形态

社会形态是全面的即包括经济基础又包括上层建筑,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的政治和思想的表现形态。

社会形态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

社会形态是历史的,它有生产、发展、灭亡的过程

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1.经历的历史阶段统一的。
2.各国家经历阶段不一样。
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和历史选择性。
1.取决于民族利益。
2.取决于交往。
3.取决于历史必然性和民族特点。
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行和曲折性
1.社会发展是前进的
2.是螺旋上升的。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第一动力)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

社会基本矛盾作为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首先,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决定力量

其次,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决定着社会中矛盾存在和发展

最后社会基本矛盾有不同的表现和解决方法,并从根本上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阶级斗争(第二动力)
社会革命(第三动力)
改革的性质(第四动力)

科学技术(第五动力)
首先促进生产方式变化
其次促进生活方式变化
最后促进思维方式变化

现实的人

从人与动物的区别来看,人的本质在于劳动。
从人与人相区别来看,是一下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
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从质上说,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推动作用的人,从量上说人是社会人口大多数。最稳定的主体部分从事质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和知识份子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
首先,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其次,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再次,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最后,人民群众既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

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及作用又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这些条件包括经济条件、政治条件和精神文化条件

群众观点
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为人民服务的观点、向群众负责的观点、向群众学习的观点。

群众路线
一切为群众、一切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个人在历史中的作用

历史人物是历史事件的发起者、当事者、组织者、领导者,是历史进程的影响者、可以加速或者减慢任务的解决。
历史任务对历史发展的具体过程有着一定的作用,对事件的进程和结果产生决定性影响,但是不能决定历史的趋势。

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

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有两个:
一是社会分工的存在;
二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价值是什么
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商品的有用性
l映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一切劳动产品共有的属性。使用价值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类脑力和体的耗费。价值是商品特有的社会属性,在本质上体现了生产者一定社会关系。

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永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决定商品交换比例的,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是价值。

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商品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的关系:对立统一的关系。
其对立性表现在:二者不可兼得。
其统一性表现在:二者缺一不可。

具体劳动是指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体形式的劳动,即有用劳动。
抽象劳动是指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体力和脑力的消耗
具体劳动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实体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也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一方面,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是统一的,是商品生产者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
另一方面,具体劳动所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它是劳动的自然属性,而抽象劳动所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它是劳动的社会属性

价值衡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影响劳动生产率的因素主要包括:
劳动者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技术的应用
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个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

商品价值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计量,复杂劳动等于自乘多半的简单劳动。